电话:010-62796167
传真:010-62784655
E-mail:qcxbgs@tsinghua.edu.cn
我们是1960年入学的清华汽六级学生。汽六级一共五个班,155人,学制六年,本应在1966年7月毕业,但被那场“文革”浩劫耽误了,直到1967年末才开始毕业分配,1968年初离校。汽六的学生绝大部分被分配到三线或边远地区的工厂基层单位,其中就有包括我们在内的31人集中分配到湖北省十堰市第二汽车厂。
1968年初,湖北十堰的二汽基地还没有工厂,我们先到二汽驻京办事处报到,再分配到二汽的各个专业厂:总装厂、发动机厂、车桥厂、车架厂、钢板弹簧厂、传动轴厂、标准件厂、水箱厂、化油器厂……然后再对口地分别派往长春一汽、上海、武汉等地的包建厂去实习。去一汽实习的人最多,我们两人也去了。所谓实习,实际是当工序工,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由于在学校已经过多次劳动锻炼,大家很快就适应了工作,一周6天在车间干活,下班后还要参加“大批判”,每天没有清闲的时候。这段时间的劳动使我们熟练了操作技能,深入掌握了生产工艺,也使我们了解到真实的国情,与基层工人交上了真挚的朋友。繁重的劳动对于我们这些出身于布衣家庭的大学生来说,也无所谓,因为那时我们大部分还都是单身汉,不过有的同学结了婚有了婴儿还住在地下室里,生活就很艰难了。
由于二汽建设工作的需要,两年后我们就被调了上来,开始从事筹建二汽的工厂设计和工艺设计,工作地点也从长春正式迁移到湖北十堰市,用当时二汽的口头语来说,就是“进山”了。在1969-1970年,我们乘火车从长春—北京—武昌—丹江口,然后再乘卡车,沿着颠簸的盘山土路,经过三个小时才到达十堰市。十堰市是1969年底才宣布建市的,原来的十堰镇很小很落后,镇上只有几十户人家,街上仅有一个杂货铺,一个铁匠铺,一个剃头铺,街道全是土路,汽车驶过的时候晴天是尘土飞扬,雨天是泥浆飞溅。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老乡,就靠种植红薯,包谷为生,常年居住在用干打垒土墙围成的黑暗草屋里,许多人从未走出过大山,从来没有看见过汽车,直到二汽的兴建带来了十堰市的崛起。
在建厂初期,我们这批学生全部分配在各个专业厂从事工厂设计和工艺设计。由于于当时工厂的领导是军代表,执行四人帮的“四边建厂”的错误方针(边生产、边生活、边设计、边施工),使二汽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大家也跟着吃了不少冤枉苦。当时生活物资的供应极其匮乏,连蔬菜、酱油都很难买到。大家没有房子住,就进山去扛花柳树杆,回来盖芦席棚(棚顶是油毛毡的)。有一次发动机厂的芦席棚着火,短短20分钟殃及48家,有一位校友家里就被烧得倾家荡产,好在人没有受伤。砖瓦楼房是直到1972年才陆续盖起来的,当时分房子要按工龄排队,而我们这些“臭老九”的大学学龄不算工龄,清华学制又是六年,因此我们在工龄计算上亏多了,大家迟迟分不到房子,即使成了家有了孩子也一样。另一方面,直到毕业10年后的1975年,我们才算实习期满转了正,但工资只比二级工多8元钱,这期间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建厂初期的工作条件同样也是十分艰苦的,厂房的围墙是用泥土掺石灰的干打垒方法建成的,进口设备的包装箱就是办公室,下雨天漏雨,刮风天透风;夏天在烈日下浑身是汗,冬天则冻得手脚发僵,技术档案资料寥寥无几,连计算器都没有见过,一切技术文件和图纸都靠双手绘制……
尽管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这么困难,我们却从来没有消极,没有退缩,靠的就是一个纯朴的信念:要把我国第二个产量更大、设备更新的汽车工业基地建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和三线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我们31人几乎都在生产车间第一线,和广大工人师傅同甘共苦,经常加班到深夜,个个都是所在基层车间的技术骨干。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经过二汽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终于在1975年7月建成了两吨半越野车的生产阵地,1978年7月又建成了东风五吨载重车的生产阵地,完成了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建设。工厂的总体技术水平,当时在国内是一流的。
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实行“拨乱反正”,军代表撤走了,二汽更新了领导班子,步入了科学发展的道路。80年代初,国家进行经济调整,二汽由于尚未竣工,曾一度被列入“停缓建”单位之列。但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汽领导提出了“自筹资金、量入为出、续建二汽”的改革方案,使汽车产量逐年得到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工业企业500强前列,同时进行了第二次创业,开辟襄樊第二基地,建成了技术中心、汽车学院、教育中心,保证了二汽的持续发展后劲。
经过建厂初期的实践锻炼,我们这批学生已经成为二汽各个基层部门的领导或技术系统的中坚力量,在工艺、产品、工装、设备、质检等领域的基层一线,到处都有我们汽六校友的身影。随着二汽建设的不断发展,总厂成立了许多新的职能处室,需要从基层选拔年青干部,解决干部老龄化问题。于是,我们中有2名校友被提拔到总厂领导层,有13名校友被充实到总厂各个职能处室领导班子。同时,为了充实产品开发队伍,二汽领导决定从工厂基层抽调一批工艺人员归队到产品系统,其中有8名校友被抽调到二汽技术中心或分厂产品科,还有5名校友留在专业分厂,担任分厂领导。这段时期的工作调动基本上确定了我们每个人以后的业务方向。
从80年代初开始,二汽和清华开始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学校和系的老领导艾知生、倪维斗,钱振为等人先后来到二汽看望大家,汽车系里的许多老师也曾多次来到二汽,双方签订了多项技术合作协议,老师们在厂里给我们授课,介绍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向,我们也常被派往母校接受短期培训,这些技术合作帮助我们在短期内掌握了国内最先进的技术,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支持,也促进了我们个人的业务成长。随着二汽建设初具规模,十堰市的市政建设也逐步完善,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在鄂西北拔地而起,十堰和北京的直达列车也开通了,母校的老师经常带领年轻的80后学生来二汽进行生产实习,毕业班学生被派到二汽作毕业设计,有的最终选择到二汽来工作。
90年代初,第二汽车制造厂改名为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公司),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风公司遇到了新的挑战,面对体制转轨、市场转型、需求剧变等诸多新情况,东风公司也开始向外开拓业务,先后在武汉、上海、襄樊、深圳、湛江等地通过合资的形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合作生产轿车、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总成。这时有7名汽六同学因公司项目的扩展而调离十堰市,还有2名汽六同学因个人工作调动而离开了十堰,张毅同学因病离开人世,其余21人仍留在十堰,继续为东风汽车公司的事业尽心尽力地奉献。
90年代的十年是我们工作最成熟的时期,出的成果也最多,在东风公司系统的28名汽六校友中,有20人被提升为副处级以上干部,12人晋升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在东风公司的经营、管理、技术、规划等领域,在产品设计、工艺、质检、工厂设计、联营办、外经办等诸多部门,都有汽六校友担任领导职务或成为技术骨干。东风雪铁龙合资项目的技术谈判,东风神龙公司的建设,上海弗列加滤清器有限公司的筹建,东风汤姆森节温器公司的筹建,技术中心汽车零部件试验室的筹建,新型东风轻型车和客车底盘的设计,混合动力汽车的设计,新型柴油机的研发,后桥总成试验台的研发,汽车零部件检测仪的研发……这些成果都凝集了我们汽六校友付出的心血,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年华似流水,半个世纪过去了,到本世纪初,我们都先后到达了退休年龄,离开了原有工作岗位,而且绝大部分已经接近古稀之年了。大家身体还都健康,也能经常见面。回忆起毕业后一起来到十堰这快热土,刚进山时的那种失望与激动,面对艰难环境不离不弃的执著奉献,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发生的许多感人至深的往事,如今还记忆犹新。我们对十堰这片山水的深厚感情真是难以言表。汽六的学子没有辜负父母养育之恩,是父母亲的清贫、勤劳、安分和敬业的人生,教育了我们,使我们一辈子干干净净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
我们也十分怀念在清华母校度过的八年美好时光。我们在母校接受了系统的科班教育,母校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永远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座右铭。校领导和老师们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还有那荷塘月色、水木清华,都是我们永志不忘的。借此系庆征文的机会,我们庆贺母校即将来临的百年华诞,祝愿母校汽车工程系越办越好,老师们工作顺利,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新世纪人才。
(钮炬、王杰,均为汽车专业1966届毕业生,均曾任二汽技术中心副总产品设计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